妊娠母豬便秘該如何防控!
隨著我國規模化豬場的快速發展,集約程度越來越集中,集團化產業布局更是加快養豬產業的進一步發展,養殖格局也在逐步形成。在快速發展的養殖過程中,豬場生產效益如何能緊密配合養殖發展,特別是能夠迅速而有效地解決養豬生產過程中出現的疾病等,提高規模化養豬企業的養殖水平,顯得尤為重要。規模化豬場在各個階段均有不同的問題,對豬場的損失難以估計。

妊娠母豬出現便秘的原因
管理性因素
母豬飲水不足,此外,規模化豬場,空懷母豬、適配母豬多以定位欄飼養,由于母豬長期局限于定位欄,寬度僅60mm,甚至更狹小。母豬的采食、排便均在有限的空間內,特別是有些豬嗜睡,運動的幅度幾乎沒有,造成母豬腸道蠕動能力減弱,糞便在腸道蓄積重吸收,進而引起母豬便秘。
生理性因素
母豬懷孕后,機體大量分泌可減緩子宮和腸道平滑肌收縮的孕酮。另外,母豬懷孕后期胎兒生長發育加快,對直腸形成壓迫,造成直腸蠕動緩慢。在雙重的作用下,直腸蠕動能力更弱,導致糞便在直腸停留時間過長,水分過度被吸收而便秘。
營養性因素
在妊娠階段(包括妊娠后期) 采食能量和蛋白質過高而纖維含量較低的飼料,容易引起母豬過肥和胎兒過大,壓迫腸道導致便秘等。
針對妊娠母豬便秘的措施
妊娠母豬便秘的原因有多種,在現場診斷治療過程中,明確由單一因素引發的較少,均是由飼養管理、疾病、應激等多因素引起的消化系統性問題。

飼養管理:豬場工人定期檢查水嘴,保證飲水能夠足量供應,特別是夏季,更應重視;在母豬妊娠前期和中期,在有空舍的情況下可將體質較弱、容易便秘的母豬趕入空舍集中飼養;夏季、冬季屬于季節溫度變化較大的階段,必須做好豬場防暑降溫和冬季保暖工作。盡量避免因環境性因素引起的便秘現象。
營養方面
首先,規模豬場與飼料企業合作,制定科學合理的營養方案,根據豬場豬群的實際情況制定營養需求達標的營養方案。
其次,豬場管理者根據妊娠母豬的前、中、后三個階段的營養需求特征,適當在飼料或飲水中添加營養性物質(復合維生素、維生素E 等),補充體能,促進營養吸收。
最后,對于出現便秘比較多的豬場,可在母豬妊娠階段長期添加功能性微生態制劑,用于改善消化道內環境,促進腸道有益菌的快速增殖,維護腸道菌群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