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霉菌毒素的吸附原理
關于霉菌毒素的吸附原理
現在被證實具有高效吸附霉菌毒素的原料來自三個方面:蒙脫石、改性硅鋁酸鹽晶體、酵母細胞壁提取物。后者成本相對較高。
1、蒙脫石:具有2:1的三個晶層結構,1個八面體和2個四面體,厚度10埃,各層間沒有氫鍵形成,因此晶層間隙很寬,霉菌毒素分子容易被吸附到晶層間隙中,其表面積很大,每克達700 m2(這是自然界中所見如此清澄的最大表面積),所以蒙脫石也稱吸附之王。是黃曲霉毒素的最佳吸附劑之一。
蒙脫石主要是通過內部各結構層間的靜電不平衡作用來吸附霉菌毒素的。粘土對體積較小的水分子和某些霉菌毒素的結合能力很強,如黃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但干燥的蒙脫石結構層的間距為0.25-0.7nm,含水的為1nm,對體積較大的某些霉菌毒素就難以吸附,如F2、T2、煙曲霉毒素等。目前市場有號稱“納米”級吸附級,實際上不是吸附材料真達到納米級細度,而是指硅酸鹽晶體的納米級晶層結構。
改性蒙脫石
2、改性蒙脫石:是將蒙脫石等硅鋁酸鹽,使用一些有機物進行改性,原理上使蒙脫石等硅鋁酸鹽的層間柱子人為擴大,從而使層間空間擴大2-10倍,從而來吸附大分子霉菌毒素。
通過增加和改變了硅鋁酸鹽的層間電荷和端面電荷,改變了普通硅鋁酸鹽只對強極性霉菌毒素吸附的弊端,大大加強了對弱極性霉菌毒素的吸附能力。層間距的多樣性和電荷特性,能夠保證快速吸附和穩定承載多種不同分子大小的霉菌毒素,同時又對維生素、氨基酸等分子較大的營養物質失去吸附和承載能力。
3、酵母細胞壁提取物:酵母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分為3層:中間層是糖蛋白層,內外兩層分別為葡聚糖層和甘露聚糖層[。葡聚糖(約占細胞壁干重的30%~34%)和甘露聚糖[約占細胞壁干重的30%,實際生產中多用的甘露寡糖,是酶解甘露聚糖完全從α-(1,6)-糖苷鍵連接的骨架處斷開,生成若干種寡糖側鏈 。其中甘露寡糖和甘露聚糖具有吸附霉菌毒素的作用,特別是對ZEN等霉菌毒素的吸附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