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脫石防治仔豬腹瀉!
腹瀉、痢疾是一種由多種病原因素引起的疾病。較常見的癥狀有:仔豬黃痢、仔豬白痢、早期斷奶腹瀉綜合征等,是目前養豬業中危害較嚴重的疾病,其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由于該病致病誘因較多,因此給該病的預防和治療帶來很大的困難。豬場在生產實踐中多用抗生素、磺胺等藥物治療,但常因用藥不當,而使療效不佳。

目前國內外市場上對防治該類疾病防治藥物眾多,但是還沒有一種療效好、適應性廣泛、毒副作用小的藥物,另外由于檢測條件有限,往往不能迅速判斷是哪種病毒或是細菌引起的腹瀉,造成了錯誤用藥,延誤病情,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仔豬腹瀉的發生除與致病微生物的數量、毒素有關外,還與各種應激引起的腸道菌群和粘液質量改變等非特異性屏障功能失調密切相關。蒙脫石是一種消化道粘膜保護劑,其藥理作用有: ①吸附病原體和毒素,并隨腸運動排出體外;②維護細胞正常的吸收分泌功能; ③可與粘液糖蛋白相互作用提高粘液的質和量,提高腸道粘液屏障作用。

1989 年我國引進法國博福—益普生制藥公司生產的思密達(Smecta),其主要成分為蒙脫石。毒理學研究表明,思密達作用于消化道,但不被吸收入血液,長期服用血尿中的電解質含量沒有變化,基本 。它對大腸桿菌、霍亂弧菌、空腸彎曲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輪狀病毒及膽鹽都有較好的吸附作用,對細菌毒素、消化道內的病毒、病菌及其產生的毒素有固定作用。李輝等(2003)報道,蒙脫石對消化道粘膜有覆蓋能力,并通過與粘液糖蛋白相互結合,修復和提高胃腸粘膜對致病因子的防御功能,對禽畜類腹瀉、痢疾等疾病預防和治療有獨特的效果。
在10-28日齡,蒙脫石散的低、中、高劑量各組對治療仔豬腹瀉都一定的療效,中劑量組按每頭每次3g(以蒙脫石計),每天2次,3天為一個療程,總有效率在85%;高劑量組按每頭每次4g(以蒙脫石計),每天2次,3天為一個療程,總有效率為100%,與低劑量組聯合抗菌藥組進行治療處于相同水平,使用蒙脫石散(無論是高劑量還是低劑量添加抗菌藥)的效果明顯優于單獨使用抗菌藥物;在29-60日齡,高劑量蒙脫石散治理仔豬腹瀉總有效率在95%左右,基本上與抗生素治療組和聯合防治組效果相當。
- 上一條蒙脫石正確添加法!
- 下一條水產養殖飼料添加劑——蒙脫石!